栽培技术
葡萄

塑料钢管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来源:瓜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8/11/29 16:42:52 浏览次数:

大棚葡萄栽培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生产项目, 近年来随着大棚葡萄种植技术的推广示范和造林补贴项目的支持, 安徽省固镇县新马桥镇大棚葡萄种植产业发展迅速, 种植户均可获得较高收益。大棚葡萄上市时间较早, 相比普通的葡萄种植, 可以提前一两个月上市。种植大棚葡萄有助于补充淡季水果供应, 且淡季单价相对较高, 利润相对丰厚, 年均收入1.0万~1.5万元/667 m2

1 品种选择

应选择极早熟、抗病性强、果粒大、果穗紧、易成花、自然坐果率高以及口感好、丰产、易贮运的品种作为大棚葡萄主栽品种, 以保证获得高产量和高效益。例如, 巨峰葡萄穗大、粒大、色艳、肉厚, 酸甜适中, 易贮运, 备受消费者青睐;夏黑葡萄早熟无核, 口感好、香味浓郁, 抗性强, 适应广;藤稔葡萄色泽鲜艳、颗粒饱满、汁多味甜;巨玫瑰葡萄粒大、脆甜, 有玫瑰香味。固镇县新马桥镇主栽葡萄品种有巨峰、夏黑、藤稔、巨玫瑰4个。

2 定植及当年管理

2.1 定植

选用一年生健壮嫁接苗 (嫁接苗品种纯) , 栽植时剪留两三个饱满芽, 浸泡12 h再栽植。一般篱架或者棚架整形, 667 m2定植220~550株, 株行距控制在 (1.2~1.5) m×0.9 m或者 (2.0~3.0) m× (1.0~2.0) m。确定定植株行距后, 需施充足的底肥, 667 m2施4 000~5 000 kg腐熟的农家肥。土肥要分层施入, 采取的定植方法与一般葡萄栽植方法相同。

2.2 当年管理

在葡萄苗木定植成活后, 要保证苗木茁壮生长且果品优质,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整形修剪。对葡萄藤进行必要的蔓枝修剪, 选留好主蔓。以棚架整形为例, 在定植苗发芽后仅保留单个主蔓, 也就是采用单干双臂V字形整枝法。实施该方法选择主蔓时, 遵循留强不留弱、留下不留上的原则, 抹除多余芽。如果主蔓逐渐生长, 达到1.2~1.5 m, 则可以进行第1次摘心, 在主蔓的副梢保留一两片叶摘心, 然后及时将主蔓立杆绑好, 摘除卷须, 避免卷须影响。

(2)强化肥水管理。当大棚葡萄的苗木成活后, 要立即施速效氮肥, 促生长。若在秋季, 则多追磷钾肥, 并对叶片喷水, 尽可能少量多次。在苗木生长季节如果遇旱, 需要保持及时浇水;若是雨季, 则需注意及时排水, 并全程加强病虫害防治。

2.3 建棚及扣棚

在每年9—10月, 针对一年生密植葡萄进行扣棚管理, 第2年初夏将能收获果实。固镇县新马桥镇多为塑料大棚, 拱形朝向南北, 棚跨度为5.0~7.0 m, 高3.0 m左右, 长度100.0 m左右。作为用钢管作为骨架, 水泥柱和铁丝作为棚架, 棚膜一般使用透光保温性好的材料, 如聚氯乙烯无滴膜。在大棚上每5.0 m预留一个通风口, 长、宽为0.8 m×0.5 m, 并覆上棚膜。葡萄藤从落叶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通常休眠2个月左右, 在完成自然休眠后可继续扣棚升温。南北地区葡萄落叶时间不同, 在10月底到11月底, 因此扣棚应从12月中下旬开始。

3 整形修剪

关于葡萄藤的整形修剪工作, 在第1年冬季从1.2~1.5 m处定干修剪。以树定枝条, 原则上一般留冬芽8~10个, 分两侧方向帮蔓, 保证蔓上萌发5~7根结果枝。弱梢不留果穗, 并且要掐去副穗, 穗尖掐去1/3~1/5。当葡萄坐果后, 对果穗、疏小粒与多余的果粒进行修整, 保证每穗留80~100粒, 若是巨峰等大果型葡萄, 则留60粒即可。如果平均每穗1 kg, 每株产量为2~8 kg, 而667 m2产量保持在1 000~1 200 kg较适宜。若产量偏高, 易导致品质下降。第2年冬季, 预备枝以上修剪, 留1个芽短截。修剪预备枝的长梢, 当作下一年结果的母枝。大棚葡萄种植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因棚内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 同时对于光照条件限制较大, 可能导致葡萄光照不良, 影响收成。因此, 重点做好夏剪工作, 要及时抹芽、除卷须、定枝、引缚。结果枝花穗上部留6片叶摘心, 抹除下部副梢。顶部留1个副稍, 副梢留一两片叶摘心, 以控制生长, 充实花果和枝蔓。

4 肥水管理

4.1 追肥

(1)催芽肥。为促进发芽整齐, 于2月上旬结合灌头水施尿素15 kg/667 m2

(2)追施花前肥。在花前 (4月中旬) 结合灌水进行追肥, 每667 m2追施磷酸二氢钾10 kg、硫酸钾15 kg。

(3)喷施叶面肥。叶面肥需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施, 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施硝酸钙肥3~5次 (防止裂果) , 每隔7~10 d喷施一次, 促进浆果着色和枝蔓成熟, 提升果实硬度与含糖量, 增强抗性。

(4)果实膨大肥。每年5月上旬施第1次果实膨大肥, 追施腐质酸钾肥20 kg/667 m2;5月中旬再次施果实膨大肥, 追施钾肥10 kg/667 m2。每年采果后施加基肥, 且保证肥料充足, 667 m2地施3 000~4 000 kg的腐熟土杂肥及复合肥25 kg、磷肥10 kg, 离树根50 cm开沟20~40 cm深施。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 需要在花期前放风, 并在初花期喷0.3%硼砂液 (坐果肥) , 以助于提升坐果率。

4.2 灌水

大棚葡萄灌水是主要的增湿方式, 灌水应根据气候、土壤条件, 结合葡萄生长情况确定。在开始升温时进行第1次灌水且要灌透。之后在开花前与果实膨大期进行1次灌水, 在着色期灌1次水。如遇干旱, 需及时灌水。此外, 在施肥后也应进行一次灌水, 保证基肥能够在透水下被葡萄藤吸收。

5 温湿度控制

5.1 温度控制

棚内温度控制可分为5个阶段。 (1) 发芽前, 白天与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15~18℃和5~6℃; (2) 发芽至开花前, 白天与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18~20℃和6~7℃; (3) 花期温度稍高, 白天与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25~28℃和8~10℃; (4) 落花至果实膨大期, 白天与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25~30℃和15~18℃; (5) 果实着色至采收期, 白天与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30℃和15℃左右。总之, 拉大昼夜温差, 能够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和着色。

5.2 湿度控制

大棚葡萄栽培的棚内空气湿度很重要, 从覆盖至发芽, 室内相对湿度需要保持在90%左右。开花前, 室内湿度要保持在60%~70%;花期至果实膨大期,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0%~60%;果实膨大期之后直至采收期, 室内湿度保持在50%为宜。除了空气湿度, 土壤湿度同样重要。从扣棚至采收, 土壤的相对湿度必须得到保证, 相对持水量应控制在60%~80%。在不同物候期内, 葡萄苗木的需水量不同, 以萌芽和果实膨大期需求较大, 最好控制在70%~80%。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尽量避免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过大, 防止产生裂果。

6 病虫害防治

葡萄下架时, 彻底清扫落叶、残枝, 集中烧掉。生长期间及时除副梢、卷须,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修剪后要彻底清理田园, 保证各种病原菌被消灭掉。葡萄发芽前, 应喷3~5°Bé石硫合剂, 用来防治白粉病。葡萄开花前, 喷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灰霉病, 花后7 d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 防治黑痘病。自6月上旬开始每隔10~15 d喷50%退菌特600~800倍液三四次, 间喷400倍乙磷铝防治霜霉病, 并喷40%乐果乳油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浮尘子等害虫。为了防止葡萄上市后残留有农药, 应在采摘前15 d左右停止喷施农药。

                                        


   陈秋萍《乡村科技》2018(15) 


(9:00-18:00)
0371-65330927
中国瓜果科技信息交流QQ:2039766519
邮箱:zhongguoguacai@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