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葡萄

山葡萄栽培技术

来源:瓜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8/11/29 16:41:42 浏览次数:

    山葡萄是一种葡萄科的落叶藤本植物, 口味较佳、颜色鲜艳。随着近年来我国葡萄酒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使山葡萄种植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由于山葡萄的栽培技术相对简单, 而且山葡萄能较好地抵抗黑痘病、白腐病等疾病, 目前被广泛栽培于我国的西南、东北等地区。基于此, 本文就山葡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山葡萄的枝条粗壮, 叶柄长度为4~14 cm, 最开始会有蛛丝状绒毛, 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脱毛, 叶面呈阔卵形宽度为5~12 cm, 长度为6~14 cm。花期通常为5—6月, 果期通常为7—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较为丰富的山葡萄资源, 主要有4个品种, 分别是蛇葡萄、野葡萄、复叶葡萄、葛葡萄, 其中以葛葡萄与野葡萄的品种资源最多, 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1 科学选种

山葡萄的种植效益受选种质量影响较大, 应基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选择山葡萄种植品种。各个地方应基于自身条件选择适应性强、萌芽率好、抗逆性好、产量较高以及成枝力强的良种。

2 山葡萄园的选择

(1)气候条件。从山葡萄的自然分布来看, 山葡萄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为300~700 mm、无霜期110~125 d、N40°~50°的地区。鉴于此, 只要该地区的生育期有效积温超过了2 400℃, 且无霜期能在120 d以上, 即可栽培山葡萄。

(2)土壤条件。山葡萄适合栽培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之中, 但是最好能栽培于土层深厚、排水性能较佳的土壤中。山葡萄在弱碱环境或者弱酸环境中均能正常生长。但需注意的是, 山葡萄具有较为明显的忌涝耐旱特点, 不可栽培于地下水位超过1 m的地区。

(3)地势条件。山葡萄园务必要建设在交通方便的缓坡地, 朝西南向、东南向、南向均可。

3 花期管理

在山葡萄的初开花期、盛花期, 均需要喷洒一定量的硼酸水溶液 (浓度为0.3%) , 宜选晴朗天无风天气, 且在当日14:00之后或者07:00—11:00进行。

4 苗木生产技术

(1)压条繁殖。压条繁殖技术主要应用于山葡萄生产园的补植缺株工作中。压条时, 需要对植株四周的杂草进行彻底清除, 并且所选择的枝蔓应是具有较多新梢的母株, 而后再继续开沟, 将山葡萄蔓顺沟放入, 只需要让露出地面的新梢垂直向上即可[1]。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当前山葡萄苗木繁殖的主要途径之一, 可细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硬枝扦插与绿枝扦插, 以硬枝扦插为主。通常而言, 3月末至4月初是最佳的扦插时间, 在移栽之后还需要对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并且还要适当锄草、松土、灌水。

5 合理施肥

基肥的施用量标准为:生产1 kg浆果需要施加优质有机肥2 kg。追肥的施用量则需要基于产量、树势、地力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生产1 kg浆果, 每年需要施加1.0~1.1 kg钾元素、0.5~0.7 kg磷元素、1.0~1.1 kg氮元素。

6 架面管理技术

(1)冬季修剪。第一, 一年生树的修剪。山葡萄园的每株植株需要选择多个一年生枝作为未来的主蔓, 主蔓在修剪之后保持70 cm的长度即可。待进入第二年之后, 选择正常发育的一年生枝, 并且还需要保留芽眼剪截8~10个。第二, 成龄植株的修剪。采用短梢修剪的方式修剪成龄山葡萄, 每个主蔓上的留芽数量控制在20个即可。

(2)夏季修剪。第一, 抹芽。抹芽的开始时间通常为每年5月上旬, 这个时期正好是萌芽后时期, 需要抹除掉主、侧蔓上萌发的隐芽。第二, 定梢。需要剪掉无花序、生长纤细、着生位置不佳的嫩梢。第三, 在开花前7 d对结果枝进行摘心, 基于结果枝上花序的数目决定留叶的数量。

7 采收和贮运

通常而言, 每年9月中下旬采摘山葡萄的果实, 待果穗的含糖量较高且着色充分时, 即可开展果穗采收工作。值得注意的是, 山葡萄果粒为易碎烂的浆果, 在采摘过程中务必要注意“轻采轻放”, 并且运输时要使用条筐。      



卢湘颖《乡村科技》2018(12)


(9:00-18:00)
0371-65330927
中国瓜果科技信息交流QQ:2039766519
邮箱:zhongguoguacai@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