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葡萄

红提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来源:瓜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8/11/29 16:22:01 浏览次数:

合阳县具有良好的地域资源优势, 全县海拔在 (342-1543.2米) 高度适宜, 土地资源丰富, 土层深厚, 气候条件优越, 适宜具有优质、丰产、晚熟、粒大、味美、色好、穗重、肉质脆硬和耐贮运等优异品质的红提葡萄的生产。特别是近5-6年, 当地政府把发展红提葡萄作为产业富民的好项目大力推广, 规模化发展。笔者结合生产实际, 总结出多年来红提葡萄种植的经验技术, 供大家参考。

1 园地选择

红提葡萄园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或壤土, 交通便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有排灌及排水设施、远离有污染源的地块。

2 栽植

择优质苗木, 秋苗要求经粗 0.5cm以上, 木质充 实, 根系发达;绿苗要求三大叶一心, 根系正常, 无病虫害。4月10日左右, 绿苗 5月10-25日为宜。葡萄株距1.5-3米, 行距3-6米, 亩栽37-148株。现代早期丰产园采用小棚架, 葡萄株行距1-1.5米×3米, 亩栽200株左右;篱架栽培葡萄株行距1.5-2米×1.5-3米, 亩栽111-296株。

先挖80cm见方的定植沟, 亩施农家肥5000-10000公斤, 与土壤分层混合回填后栽植苗木。北方多采用春季栽植, 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可进行田间定植。定植前用利刀将嫁接口外面的包扎物除干净 (嫁接苗成活后要及时抹除嫁接口下部砧木上萌发的砧梢, 以确保品种纯度和长势) , 所栽苗木埋土致根颈处并浇足定植水, 再埋细土将苗木埋一小土堆保湿防干, 使其提早发芽。

3 整形与修剪

3.1整形

采用篱架∨形整形, 树形独龙干, 株距1-1.5米。第一年栽苗选留1个壮梢培养主蔓, 当苗高稍超过第一道铁丝达到1.2-1.5米长时, 主梢摘心, 二次梢选留1个壮梢, 继续培养使其直立生长, 其余副梢留2-3叶摘心。距地表50-60厘米开始培养结果枝主蔓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结果枝组在龙干上的间距20-30厘米。

3.2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的时期:11月中旬开始至12月上、中旬结束。第一年冬剪时, 主蔓上的副梢全部疏除, 长势强的超过0.8cm粗的二次梢可以3-4芽短截, 主蔓剪口粗度0.8-1厘米厘米, 成熟良好, 整柱树高1.5米左右, 第二年即可挂果。

正确确定结果母枝剪留长度依据:一是视枝条生长情况而异。粗壮枝条适当长留2-4芽, 中庸细弱枝条适当短留1-2芽。二是视纸条着生部位而异, 空间大的部位和顶端延长枝要适当长留, 下部枝条要短留。三是视不同树形而异, 篱架式整枝, 采用中、短梢综合修剪。

4 花果管理

4.1疏花穗

调整产量, 合理负载。花前同主梢摘心同步进行, 一般强旺枝留2穗, 特强枝留3穗, 弱枝留1穗, 细弱枝不留果, 但可培养成结果母枝次年结果, 大粒果品种一般强枝留1穗, 特强枝留2穗。

4.2花序整形

5月下旬开花花前进行, 剪去第一副穗、剪去穗尖1/4穗长, 并间隔均匀疏除部分花序分枝。也可采用简易花序整形法, 即保留第一副穗、也不疏除分枝、只剪去整个花序长度的1/2即可。

4.3疏除果粒

谢花10天左右, 及时疏去座果不良的小粒。每个果穗保留40粒左右, 可使每个果粒大小一致, 着色均匀。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

4.4果穗套袋

果粒在达到豆粒大小时 (即花后20天左右) , 将经过膨大剂处理的果粒先喷一次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 药液干后用葡萄专用果袋, 也可用自制的报纸袋, 将果穗套上, 摘果前历天去掉果袋, 可避免果穗受到病虫的危害, 可提高商品性。

5 肥水管理

5.1 施肥技术

(1)施肥原则:红提葡萄施肥原则为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以上;巧施化肥, 生长后期严格控制氮肥, 生长季节根据需要喷施叶面肥。

(2)施肥方法:红提葡萄一年需要多次施肥。一般亩施土杂肥或圈肥、绿肥等5000-10000公斤, 采用沟施法, 就是在葡萄行间挖条状沟施入, 沟深50cm, 宽80cm, 施入肥料后覆土盖好。其次, 应注意合理追肥, 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萌芽前进行, 以速效氮肥为主, 每株追尿素0.05-0.1公斤;第二次追肥在谢花后8-10天, 果粒有绿豆大小进行, 以速效氮肥和钾肥为主, 每株可施尿0.05-0.1公斤, 配以一定的人粪尿;第三次追肥在果实着色前半个月内进行, 以磷钾为主, 仍配以一定量的人粪尿;第四次追肥在采果后进行, 可结合秋施基肥追施一些尿素。

5.2灌溉

浇水或排水葡萄园还要注意灌溉, 首先是出土后至萌芽前灌促萌芽水;其次是花前花后7-10天灌保花保果水, 对提高坐果率和幼果膨大作用十分显著;再就是越冬前灌防寒水, 防根系冻害和来年春旱。灌水量达到渗到根系分布层, 一般达60-80㎝深。但水分过多时, 还应及时排水, 否则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 容易是根系窒息, 造成树叶萎焉变黄, 甚至整株树烂根死亡。

5 病虫防治

葡萄易发生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黑痘病、白腐病等, 虫害主要有二星叶蝉、透翅蛾等。防治措施:一是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清除落叶杂草, 剪除枯死枝条, 清除病果病穗, 保持架面透风通光, 增强叶片的抗病能力;二是化学防治:发芽前喷一遍波美5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喷一遍1:2:200倍波尔多液;花后到采果前每隔10-15天再喷一遍1:2:200倍波尔多液;如蚜虫严重, 可喷一次吡虫啉;霜霉病或白粉病较重, 可喷1-2次9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瑞毒霉500-600倍液;采果后再喷1-2次1:2:200倍液波尔多液。

6 埋土防寒

6.1 时间

冬剪后至土壤冻结前进行。

6.2方法

采用覆土埋蔓的方法。冬剪后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并用3度石硫合剂进行苗木及架材的消毒。压条覆土时在苗木基部用土做土枕, 顺垄向压倒苗木, 从距根部1米以外取细土将苗木盖严盖实, 埋上厚度应高出苗木20cm厚, 禁止用土块埋土防寒, 以免因土块间隙透风, 使苗术发生风干。有灌溉条件的地方, 应在封冻后把取土沟灌满水冻成冰, 这样既减少了冻土厚度, 又有利于根系越冬和翌春抗旱。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 也可用杂草等物品将取土沟盖上, 以防葡萄冻害。入冬后发现防寒土上出现裂缝时, 应及时用土将裂缝盖严。天气特别寒冷时, 在防寒土上面堆些柴草等防寒物, 以确保葡萄不受冻。

7 出土上架

防寒解除, 在土壤解冻后开始到萌发前完成。出土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4月中下旬开始, 撤掉一层土, 留下一层土, 不露枝蔓, 以防芽抽干和遭受冻害, 第二次撤土在“5.1”节前后, 以当地杏花现蕾时出土, 但不上架, 待到杏花开后再上架。葡萄出土后一般喷高浓度的杀菌剂。   

                              


   王海平等《农民致富之友》2014(22)


(9:00-18:00)
0371-65330927
中国瓜果科技信息交流QQ:2039766519
邮箱:zhongguoguacai@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