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棚采用2层棚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间作葡萄。马铃薯于元旦前后种植,5月1日前后收获。将葡萄主蔓置于2层棚膜之间,温度比较低,地面温度高。马铃薯快速生长时葡萄尚未萌芽,葡萄开花坐果期马铃薯已经采收,并且葡萄栽培采用根域限制技术,马铃薯和葡萄互不影响,延长了大棚的利用时间和土地利用率。介绍了马铃薯与葡萄的间作栽培技术,包括地膜覆盖,棚内温度调控,葡萄苗木栽植,平棚架设立,肥水管理,T形架整形修剪等。
大棚蔬菜栽培是山东省泰安市部分区县农村的主导产业,其中利用春暖棚栽培马铃薯,一般于5月1日前后采收,随后多数大棚闲置或者栽种玉米等低产值作物。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及栽培模式落后,马铃薯种植技术亟待升级改进。而选择适当的作物与之间作,是提高大棚利用率和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笔者以葡萄作为春暖棚马铃薯的间作物,经过4年多的研究表明,在春暖棚内,采用根域限制技术将葡萄与马铃薯间作,经济效益高,每666.7m2马铃薯产量3500kg,每千克售价4~5元,葡萄产量1500kg,每千克售价20元,总收益最高达47500元,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现将两者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春暖棚结构及葡萄定植
蔬菜大棚结构主要为春暖棚,南北向,长度60m,跨度7.2m,拱杆采用氧化镁制作,拱高2.2m,拱杆间距1.3m,每个拱杆下架设2根水泥立柱,立柱间隔2m。利用拱杆和立柱设立平棚架用做葡萄架,平棚架距离大棚顶端至少30cm,便于通风,防止大棚膜烫伤葡萄新梢。
马铃薯于元旦前后种植,葡萄应在秋季落叶后至冬季封冻前定植。在春暖棚内沿一侧立柱,按南北棚向挖深80cm、宽60cm的定植沟,沟的两侧壁各铺一幅宽度1m,厚度0.08mm以上的薄膜,起到限制根系,集中肥水的作用。将腐熟的有机肥和土按照1∶6的比例回填,并每666.7m2掺入过磷酸钙50kg。葡萄选择极早熟或早熟、耐弱光、休眠期短的品种,如喜乐、夏黑等。葡萄苗成熟度要高,基部直径在0.8cm以上、有3~5个饱满芽、根系发达,一级嫁接苗,按照2m的株距单行定植,定植后灌透水,埋土覆盖,防止冬季受冻或抽干。
2 葡萄栽植技术
2.1 葡萄栽植第1年的田间管理
按照马铃薯的生产要求于元旦前后播种,播种前10天左右覆盖大棚膜,促进冻土融化,当地下10cm土温保持7~8℃时,整地起垄,播种马铃薯,覆盖白色地膜。同时将葡萄苗出土,灌水,也覆盖白色地膜。然后在平棚架下用竹片做拱杆,覆盖第2层薄膜(简称二膜),起到促进升温的作用,二膜与平棚架的间隔至少10cm。
葡萄主干与主蔓培养采用T形架整形,葡萄萌芽后,选留一新梢向上引缚,抹除所有副梢。当新梢到达二膜高度后,从二膜引出,继续向上引领,达到平棚架高度时摘心。摘心后从所抽生的副梢中选择2个,沿与大棚垂直方向,往两侧水平引领,培育成2条主蔓,不摘心持续生长,至平棚架边缘后摘心。
设施内葡萄生长期延长,可以用二次副梢培养结果母枝,主蔓叶腋长出的二级副梢一律留4~5片叶摘心,可以促使叶腋的芽发育充分,形成花芽,供第2年结果。二级副梢摘心留下的4~5片叶的叶腋间大体均可萌发出三级副梢,抹除基部三级副梢,只留第1个芽所发的三级副梢生长,适时牵引其与主蔓垂直生长,形成结果母枝。只要肥水充足,可以保证定植当年覆盖整个棚架,并且每米主蔓形成9~10个结果母枝(三级副梢)。
落叶后至冬季扣棚前完成修剪,结果母枝一律留1~2芽短截(超短梢修剪)。对成花节位高的品种,则采用长梢与更新枝结合的修剪法,即长留一个母枝(5~8芽)时,在其基部超短梢修剪一个母枝作预备枝。
肥水管理。葡萄新梢长5~10cm时开始补施速效肥,每10~15天1次,每次株施尿素25g或复合肥50g(氮磷钾比例20∶20∶20),在行内挖5cm深的穴3~5个,将肥料埋入,或将肥料溶入灌溉水滴入更佳。随着树体营养面的扩大,补施速效肥的量可以渐次加大,但单株每次最大施肥量不能超过尿素50g或复合肥100g。全年施肥量控制在单株尿素1kg或复合肥2kg以内,每666.7m2用量在40kg尿素或80kg复合肥。
第1年的温度管理按照马铃薯的要求为主进行,茎伸长期适宜温度18℃,块茎形成膨大的适温是17~20℃。由于棚内高温高湿,结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加强灰霉病、白粉病、房枯病的防治。马铃薯按常规管理,5月1日前后即可收获。
2.2 葡萄栽植第2年的田间管理
仍按照马铃薯的生产要求在元旦前扣棚,然后播种、覆盖地膜和二膜。葡萄的主蔓置于大棚膜和二膜之间,气温较低,葡萄暂不萌芽。2月下旬气温逐渐回升后,用1%的单氰胺溶液对葡萄进行催芽处理。萌芽后抹去双芽、多头芽、过弱芽,主干上的萌蘖和叶片全部抹除。从超短梢修剪的结果母枝上发出的新梢(结果枝)按照20cm的间距选留,与主蔓垂直引缚,呈鱼刺状均匀分布在架面上。新梢一般着生1~2个花穗,按照平均每个新梢留1穗的原则,疏除过多花穗。开花前10天左右强旺新梢摘心,开花至坐果期第2次轻摘心。穗后的副梢留1叶绝后处理,最顶部的1个副梢继续延伸,其后部的副梢留1叶绝后处理。花后10天左右整穗、疏果,掐掉副穗,掐去穗尖,一般掐去花序长的1/4~1/5;疏去果穗中的小粒及较密集的果粒,每穗留果60~100粒。弱枝不留或少留果,强枝适当多留果。冬季修剪同第1年结果母枝。马铃薯5月1日前后采收后,可以在葡萄架下继续种植部分耐阴蔬菜。
温度管理前期以马铃薯为主。马铃薯高20cm左右时,将二膜卷起,保留单层大棚膜即能保证马铃薯和葡萄的正常生长。4月下旬葡萄开花期,温度管理以葡萄为主,兼顾马铃薯生长,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28℃,夜间温度控制在15℃以上。夜间最低气温10℃以上时夜晚不封棚。至葡萄采收后除膜,以起到避雨作用,减少农药用量。
葡萄开花前1周灌水1次;坐果后至浆果硬核末期灌水次数视墒情而定;浆果着色至成熟期控制灌水,控制营养生长,促进枝条成熟,提高浆果品质;采收后结合施肥及时灌水,恢复树势。施肥分别在萌芽期、坐果后、硬核期和采收后,单株施用复合肥每次200~300g,全年控制在0.8~1.2kg。9月每666.7m2施用腐熟有机肥5000~6000kg。
3 小结
马铃薯春暖棚间作葡萄,将葡萄主蔓置于大棚膜和二膜之间,利用温度差异将马铃薯和葡萄的生长高峰错开,马铃薯快速生长时葡萄尚未萌芽,不遮光;葡萄开花坐果期马铃薯已经采收,二者互不影响,延长了大棚的利用时间。采用根域限制技术结合T形架栽培,充分发挥了该项技术“占天不占地”的特点,葡萄不与马铃薯争肥争水,充分提高了大棚的空间利用率。葡萄相对于其他蔬菜作物用工少,效益高,在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很小的情况下,增加了葡萄产出,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具有推广价值的间作模式。
李勃等《落叶果树》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