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梨系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用16-29( 新高×丰水)×幸水杂交育成,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晚熟梨品种,适合在黄河故道地区栽培。
1 整形修剪
秋月梨接穗多头高接后可采用拱形棚架栽培,树形可采用开心形。高接当年因枝量大且枝条直立,应采取拉枝、撑枝、坠枝等方法开张角度。冬季修剪时应根据花芽数量,采取中轻剪和缓放相结合的修剪方法,以利树冠迅速扩大,有利于早丰产。秋月梨高接第2 年可形成大量中、短果枝,有少量顶花芽和部分腋花芽,应注意调节树体生长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巩固和调整树冠骨架,促使树势中庸健壮。骨干枝一旦出现延长生长量不足80 cm,应及时对骨干枝延长头进行更新。对树体内生长量在80 cm 以上的1 年生长放枝,除用作骨干枝更新培养外,宜对其中50% 枝梢留30 cm 左右短截,而且把短截枝尽量安排在树体成花枝相对集中的部位,并注意剪口芽留向外芽,以利于树体均匀结果和以后该枝组角度的开张及填补树冠空间。
夏季修剪重点是及时疏除背上直立旺枝和外围密生旺枝,保持树体光照良好; 冬季修剪重点是疏除过密枝、竞争枝和重叠枝,及时更新结果枝,培养中小型结果枝组,及时疏除和更新衰老枝。成年树修剪,应始终以夏季修剪与冬季修剪并重为原则,通过疏、截、缩、放等措施,做到抑强促弱、以缩促放、促控结合,以保证树势稳健、树体稳产、果实优质。
2 花果管理
( 1) 疏花在早春修剪时对中、长果枝进行适当短截,或疏除花芽多且过密的枝条。疏花在花蕾伸出后至授粉前进行,在同一个花序上疏除中心花和靠近中心的花,保留生长健壮的边花,每个花序留2 ~ 3朵花。疏花时,保留果台副梢和叶片,以利当年形成花芽。若花较多可疏花序,每隔1 ~ 2 个花序疏去1 ~2 个花序,疏花序的枝条当年可抽生副梢形成花芽,第2 年可结果。生长势过弱的枝条,其花序全部摘除。
( 2) 授粉秋月梨自花结实率低,需壁蜂授粉或人工授粉,授粉后坐果率高、果实大、果形端正。采用华山、初夏绿、黄冠梨等品种花粉授粉,效果较好。
( 3) 疏果谢花后10 ~ 15 天进行疏果,疏除小果、歪果、畸形果、病虫果和有污点的果实,在同一个果枝上,留中上部健壮的果,疏去基部的果。在同一个花序上疏去中心和靠近中心的果,留靠边的果。坐果较多时,可每隔1 ~ 2 个花序疏去1 ~ 2 个花序的果。对于弱枝上坐的果,不要保留,以尽早恢复树势。也可按20 cm 左右的距离留1 个果,每花序留1个果,在保证产量、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前提下,根据土壤肥力和树势合理负载,每667 m2 留果8 000 个左右。
( 4) 套袋为提高商品果率,减少果面污染,可选用优质外黄中黑亚光内棉纸的三层梨果袋,于5 月上旬定果后进行套袋。套袋要求: 一是套袋前用吡虫啉药液浸果袋口,防止害虫入袋为害; 二是果面露水或药液完全干后方可套袋; 三是袋口扎丝不要过紧或过松,过松易掉,过紧果柄受伤影响生长; 四是喷药后3 ~ 5 天套完,若遇雨需要补喷再套袋。
3 肥水管理
秋季一般每667 m2 施畜禽粪肥4 000 kg 左右,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20 kg 左右,加硫酸镁、硫酸锰、硫酸亚铁各15 ~ 20 kg。全年每667 m2 追施氮肥( 尿素) 50 kg、复合肥50 kg,分萌芽期、花后或果实膨大期2 ~ 3 次追施; 幼果期喷2 次有机钙肥,生长后期喷果润水溶肥或含腐殖酸、黄腐酸、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2 ~ 3 次,以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花芽分化,并延迟叶片老化,推迟落叶时间。3—6 月遇干旱及时灌水。
4 病虫害防治
在丰县秋月梨主要发生梨白粉病、梨锈病等病害,以及蚜虫、介壳虫、梨小食心虫、梨木虱等虫害。病虫害防治要重视开花前后和套袋前后的用药。花后喷12. 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500 倍液或80%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 000 倍液加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套袋前喷20%扑菌灵悬浮剂800 倍液或80% 大生M - 45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加2% 阿维菌素乳油4 000 倍液及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套袋后防治病害可选用翠丹、烯唑醇、丙环唑、三唑酮、扑菌灵、戊唑醇、大生M-45 等药剂; 防治虫害可选用甲维盐、阿维菌素、灭扫利等药剂,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
于慧芹《中国果树》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