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位置:首页 > 栽培技术 >

宁南山区早酥梨栽培技术

来源:瓜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8/11/29 10:04:05 浏览次数:

早酥梨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 1956 年以苹果梨为母本,身不知梨为父本杂交育成。该梨生长势强,树冠中等偏大,枝条半开张,5 年后开始结果。8 月上旬果实成熟,品质上乘,产量高,抗旱能力强,是西吉县梨树栽培的首选品种。

1 栽植

1.1 栽植地选择

选择灌溉、蓄水和排水兼顾的川地、台地,或小气候条件较好的阳坡、平缓地带。建园时可采用围筑土墙、栽植防护林带等防护措施。

1.2 整地

一般采用漏斗式整地,即先挖好栽植坑筑埂,然后将坑周围活土还填到坑里,以增强蓄水保墒能力。

1.3 选苗

选用高 1m、基径粗 1 cm、根系完整的健壮大苗定植,按照 3m×3 m 的株行距在秋季建园。幼树定干高度 70~90 cm,剪口下 20~30 cm 的整形带内留 3~4 个饱满芽,选择合适方向芽刻伤,以便培养基部三主枝。

1.4 栽植密度

早酥梨为中冠树种,株行距以 3 m×3 m 最适宜,栽植时配置适当的授粉树种,如早果梨、雪花梨等。

1.5 栽植

在挖好的栽植坑里施入适量的农家肥,并与活土充分拌匀。栽时采用“一提二踩三埋土”的方法。栽好后的树苗根茎部略低于地表,及时灌足底水,确保成活。

2 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改良

根据早酥梨丰产经验,采用培土、松土除草、深翻等措施,不仅能改善土壤养分、水分情况,而且使活跃的表层根发达,加深根系分布层,使根系生长良好。

3.2 深耕和扩树盘

随着树龄增加,根系扩展迅速,吸收面积扩大,因此深耕可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增强保水能力,提高肥力,促进根系生长。深耕或深翻在春秋季均可进行,秋季更有利,伤根宜愈合且能发出新根。深翻比深耕效果好,深翻可单株进行。

2.3 施肥

早酥梨重点强调秋施基肥,早春追肥。一般定植时施足底肥 。大量结果前暂不施基肥,底肥不足应在大量成花后,于秋季施基肥,一般株施 25~50 kg,并均匀混入过磷酸钙 1~2 kg。追 肥和喷肥可根据树势采取少量勤施的办法 ,大量结果时株施尿素 0.25~0.48 kg,大量结果后株施 0.5~0.7 kg。

2.4 灌水

梨树一年中各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自萌芽到 5月下旬,是树体对养分和水分迫切需要的时期,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此期需灌水。一年中灌水时期着重于春、秋 2季。灌水量应渗透根系分布层,一次灌透。

2.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杂草争水肥。中耕除草在雨后或灌水后进行 ,中耕深度为 10 cm 左右。春季土壤解冻后,中耕可保墒。

3 整形修剪

3.1 整形

一是主干疏层形:主干高 50~70 cm,全树 3~4 层,形成较快,结果早,丰产,是早酥梨最理想的树形。二是心层:无中心主干,由树干顶端分生 3~4 个主枝,侧枝在主枝上成层分布。这种树冠光照好,整形容易。

34.2 修剪

根据早酥梨的特性,修剪要轻,枝条少疏,多甩放,拉枝开张角度。应用主干疏层形时长留主枝延长枝,中杆延长枝适当短留,不作为骨干枝的长枝可甩放利用。小枝粗一般分枝不多,不需每年修剪,但中央形枝组过长应注意修剪,以促进后部枝组健壮和稳定结果部位。对中、长枝和长果分枝都宜用先放后缩的剪法,以发挥新枝结果的特性 。修剪时间以冬季为主,夏季为辅。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

早酥梨在宁南山区未发现梨黑病、腐烂病等病症,但已发现白粉病的危害。该病多危害老叶,病斑近圆形,有白粉状物,一般 7月开始发病,秋季为发病盛期。防治措施:保持梨园清洁,注意秋季清除落叶,考虑全面施肥,不要以氮肥为主。修剪时剪除弱病枝梢,促使内膛通风透光。夏季可喷布 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1~2 次,或用其他的硫、铜制剂亦可。

4.2 虫害

为害早酥梨的虫害很多,但危害最广、最严重的是梨大食心虫,俗名吊死鬼、黑钻眼等。主要为害花芽、花序和幼果。防治措施:一是人工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去除虫芽。开花后检查受害花簇及时摘除。在 5月下旬(成虫羽化以前)摘除、拾净虫果。二是药剂防治。在越冬幼虫转芽和转果期,喷布 50%阿维菌素 1 500 倍液、90%敌百虫 800 倍液或者混合使用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袁宝仓《现代农业科技》2014(20)


(9:00-18:00)
0371-65330927
中国瓜果科技信息交流QQ:2039766519
邮箱:zhongguoguacai@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