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果蒂下危害果肉,部分大龄幼虫钻入果内危害,被害果不但变红、变软、提前早成熟,易脱落,而且严重影响果实发育,果个小,品质差,排泄物污染果肉,不堪食用。1 年发生2 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被害烂果内或树干基部附近土中结茧越冬。翌年4 月下旬化蛹,5 月上旬至6 月上旬羽化成虫。白天多静伏于叶片背面或其它阴暗处,夜间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果梗与果蒂缝隙处,每雌虫可产卵10 ~ 40 粒。卵期5 ~ 7 d。第一代幼虫孵出后,多自果梗蛀入幼果为害,粪便排于蛀孔外。1 头幼虫能蛀食4 ~ 6 个幼果,被害果由绿变红,由硬变软,最后干枯悬挂于树上。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老熟,一部分在被害果内,一部分在树皮裂缝内结茧化蛹。第一代成虫在7 月上旬至7 月下旬羽化、产卵。第二代幼虫自7 月中旬至柿果采收期为害,自8 月中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结茧越冬。防治方法如下:
1、 6 月中下旬和8 月中旬摘除被害果实,消灭果中幼虫。
2、 8 月中旬在树干上缚草绳诱杀越冬幼虫。
3、入冬后刮除树干上的老粗皮,摘除树上干果、柿蒂,集中处理,消灭越冬幼虫。
4、翻树盘。土壤封冻前进行,改变幼虫越冬环境,冻死越冬幼虫。
5、在成虫发生期,一般在5 月中上旬和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喷洒农百安3%苯氧威(高渗)1 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 000 倍液;或90%敌百虫800 ~ 1 000 倍液。每隔7 d 喷1 次药液,共喷药液2 ~ 3 次。
(李玉民《现代农村科技》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