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葡萄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

来源:瓜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8/11/29 16:32:34 浏览次数:

为规范种植, 为大力发展酿酒葡萄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根据多年指导生产实践的经验, 总结出酿酒葡萄栽培技术, 现介绍如下。

1 园址选择

葡萄最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栽培, 配制高档葡萄酒的品种对土壤质地、结构都有严格要求。通常土壤p H 6.5~7.5葡萄生长最为良好;土壤水分充足。平地建园应选择地下水位1.5 m以下, 不易积水的地块;山地建园应选光照较好的向阳缓坡地。葡萄对除草剂敏感, 前茬地块喷施过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等长残留除草剂的, 一般在2~3年不能选作园址。

2 品种选择

推广应用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北冰红和威代尔。北冰红葡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3%, 出汁率67.88%, 酿制的冰红葡萄酒酒精度11.78°, 适宜酿造干红冰红葡萄酒;威代尔原产于法国,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6%, 浆果出汁率为78.6%, 是最理想的酿造冰葡萄酒的原料之一。

3 定植

3.1 架式与密度

酿酒葡萄最好采用单立 (篱) 架, 此架式适于根部简易防寒地区, 行距3 m、株距1.0m, 每亩栽植222株左右。架高一般为1.8~2.2 m, 架上拉铁丝3~4道, 第一道铁丝距地面50~60 cm, 往上每隔50 cm左右拉一道铁丝。行向一般为南北向。

3.2 挖定植沟

定植前在上一年秋季或早春挖定植沟, 沟宽0.8 m、深0.6 m。挖定植沟时, 将表层土壤和底层心土分别放置两侧, 沟底放入20 cm厚的玉米秸秆、麦秸秆等, 再回填腐熟的有机肥 (每亩使用量至少5 000 kg) 和表层土, 然后填入底层心土, 最后灌水沉实。

3.3 定植

春季当20 cm深的土壤温度达到12℃时进行定植, 本县一般在5月中旬定植。定植前要解除接口的塑料带, 并剪截侧根留20 cm左右, 露出新根, 并用清水将苗木浸泡12~24小时。栽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蘸一下, 最好苗根蘸上泥浆后栽植, 以提高成活率。

4 树形培养

采用双臂单层水平型树形培养, 定植当年在一株苗木培养两条主蔓, 直立引绑在架面上, 长到1.2~1.5 m时摘心。第二年春季上架时, 将两条主蔓与立架面略呈倾斜向相反方向引绑在第一道铁丝上。秋冬叶片霜冻后进行冬剪, 冬剪时结果母枝隔一去一, 在主蔓上每间隔15~20 cm留一个结果母枝, 每个母枝留3~4个芽进行短梢修剪。主蔓延长蔓控制在第三道铁丝上。第3年春季萌发后, 每个母枝选留两个长势好的新梢, 仍保留每间隔10 cm左右留一个新梢的密度。以后的管理与第3年相同, 主要是调整结果枝组。

5 枝蔓及花管理

5.1 出土

上架本县在定植第2年山杏花开的时候 (一般在“五一”前后) 葡萄开始出土, 先在防寒土堆两侧撤土, 然后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再扒去覆盖的秸秆、草帘等覆盖物。引绑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 待大部分芽萌发1 cm时及时将枝蔓均匀地引绑上架。

5.2 抹芽和定梢

(1)抹芽。在新梢萌发后并能明显分辨出强弱时进行抹芽, 将主蔓基部40~50 cm以下无用的芽抹去, 同时抹去过密的芽, 所有副芽全部抹除。(2)定梢。当新梢长到15~20 cm, 已能辨别出有无花序时分1~2次定梢。定梢量一般是在母蔓上每隔10~15 cm留一条新梢, 篱架一般每平方米留10~12条新梢。去掉过强过弱梢、营养枝, 留下整齐、健壮、靠近母枝基部的新梢。

5.3 新梢摘心与副梢处理

(1)结果新梢的摘心。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开花前2~3天或初花期进行, 在花序以上保留4~6片叶摘心, 摘去小于正常叶1/3大的幼叶及嫩梢, 暂时抑制顶端生长促进花序分化, 提高坐果率。(2)营养梢摘心。营养新梢摘心可同于结果新梢, 留7~9片叶摘心, 可控制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和枝条木质化。摘心原则是旺梢长留、弱枝短留、空处长留。(3)结果枝上的副梢处理。副梢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顶端1~2个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 果穗以下的副梢从基部抹除, 其余的副梢及顶端两个副梢上的二次副梢均留1~2片叶反复摘心, 使果枝上的叶片数最终达到12~15片, 此方法适于幼龄结果树;二是只保留顶端一个副梢延长生长, 留4~6片叶摘心, 其上发出的二次副梢及其余副梢从基部抹除, 此方法适于成龄结果树。(4)营养枝上的副梢处理。营养枝上的副梢可被利用培养结果母枝, 营养枝摘心后, 除顶端一个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外, 其余的副梢从基部抹除。

5.4花序管理

包括疏花序和花序整形, 是调整产量的重要手段, 酿酒葡萄要保品质控产量。在开花前, 一般最多每平方米按3 kg产量确定花序留量, 按粗壮果枝留1~2个花序、中庸枝留一个花序、细弱枝不留的原则进行, 在总量不足时, 个别强梢可留3~4个花序。同时掐去全穗长1/3左右的穗尖, 去掉副穗和上部的几个较大的分枝。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新植幼树可以在行间间作浅根、低矮作物, 如豆类、薯类、花生等。成龄树可以间作绿肥或耐阴的药材、食用菌, 还可以在行间自然生草。为防止自然生草与葡萄争水、争肥, 可根据杂草生长情况, 人工割草4~5次, 将杂草高度控制在20 cm以下。有条件的可在园地覆盖地膜, 以减少病虫草害发生,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6.2 水分管理

(1)催芽水。萌芽时灌一次透水, 也可在葡萄出土前向防寒沟里灌水1~2次。(2)开花前灌水。在花前10天左右灌一次水, 一定要灌透, 以供开花坐果用水。以后在花期内要控制灌水。(3)幼果膨大期灌水。当浆果生长到黄豆粒大时, 新梢也正生长旺盛, 此期是果实生长发育中需水量最大的一个时期, 因此要小水勤灌, 一般每7~10天灌水一次。(4)果实采收后灌水。果实采收后准备秋施肥, 结合施肥灌一次大水 。以后可视天气情况进行灌水。

6.3 肥料管理

(1)基肥。在果实采收后到土壤封冻前施入, 也可在春季土壤化冻后施入。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5 000 kg, 混施适量化肥, 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 效果较好。(2)追肥。 一般每年需追肥3~4次。第一次在坐果后的果实膨大初期, 以氮肥为主, 结合施磷、钾肥, 亩施复合肥30 kg左右、尿素15~20 kg, 氮、磷、钾比例宜为2∶1∶1;第二次在果实着色期, 以磷、钾肥为主, 亩施复合肥30kg, 氮、磷、钾比例为1∶2∶2;第三次在果实采收后, 施入少量的以氮为主的复合肥。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酿酒葡萄最主要的病害是霜霉病, 常用保护性杀菌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提倡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交替使用, 并且不同类型杀菌剂也要交替使用, 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采收前20天停止一切用药。

7.2 虫害防治

葡萄害虫种类相对较少, 绿盲蝽等害虫发生较普遍。绿盲蝽主要为害幼嫩叶片, 北方葡萄产区一年发生4~5代, 以第1代为害最重。在葡萄展叶前, 用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 200~1 5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8 000~10 000倍液喷施防治。

秦海玲《中国农技推广》2016(4)


(9:00-18:00)
0371-65330927
中国瓜果科技信息交流QQ:2039766519
邮箱:zhongguoguacai@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