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象晖,男,汉族,1952年生,副研究员,1982年山东农业大学(原山东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学士学位。九三学社社员。
1970—1973年 城阳第二中学(原崂山二中)学习。
1973—1975年 崂山县夏庄人民公社(现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 南屋石大队林业技术队技术员。
1975—1976年 青岛化工厂(现青岛海晶化工厂)临时工。
1976—1978年 崂山县夏庄人民公社南屋石大队林业技术队技术员。
1978—1982年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学习。
1982—2005年 青岛市农科院果茶所果树科研与推广。
二、主要业绩
自1982年7月毕业24年来,一直从事果树科研和推广。对鲜食葡萄和猕猴桃品种及栽培技术有较深入研究。
主持的“葡萄无核剂研制及应用”项目。该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了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猕猴桃品种选育及技术研究”。提出了山东适宜发展的早、中、晚熟品种和丰产措施。在国内率先开展崂山野生猕猴桃的资源研究。
参加了青岛市科委项目“早熟葡萄60—1的选育”。选育出的早熟葡萄品种“青岛早红”(60—1),是国内选育的几个最优良的早熟葡萄品种之一。该项目取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加了“特早熟桃春艳品种选育研究与开发”中的选育及部分推广工作。春艳是国内最优良的早熟桃品种之一。该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加了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融合苹果矮化砧木选育研究”。对无融合矮化优系的实生后代进行RAPD鉴定,从分子水平证明了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基础。
先后在《中国果树》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参编了《山东果树》等四部专著。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山东省农业厅技术成果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