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腐烂病又称干枯病、胴枯病、枝枯病,主要危害主干、主枝,发病严重时造成整株枯死,大小树均能受害,主干下部发病较多。
1. 症状
树干受害时,初期病斑不易发现,但外部常可见到米粒大小的胶点,后逐渐扩展成较大的紫褐色斑,稍凹陷,布满胶质点粒,用手指按压,感觉柔软。胶点下病皮组织腐烂湿润,黄褐色,具酒糟气味。后期病部干缩,凹陷,密生黑色小粒点,空气潮湿时从中涌出黄褐色丝状孢子角。
2. 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主要在病组织中越冬。3~4月病原菌从桃树伤口侵入,也可通过皮孔侵入;4~5月病害发生,5~6月是病害发生的高峰,病斑扩展和溃烂最快;6月份以后,病势减弱;8~9月是病害发生的第二个高峰,但病势较轻。该病在树势衰弱、伤口多、冻害严重的桃园常有发生,并危害严重。
3. 防治方法
①清园: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枯桩、干橛及病枝、病树,集中烧毁。
②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合理留果,均衡负载,促进发育,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③刮除病体:经常检查树体,发现病疤及时将病皮彻底消除刮净,病疤边缘要圆滑,不要留死角,刮后适时涂药保护和杀灭残余病菌。药剂用石硫合剂原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腐必清均可。
(刘红丽,张琳 农业科技通讯 2018(9): 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