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轮纹病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也可危害叶片。枝干受害时,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扁圆形或椭圆形,约为3~20 毫米的红褐色病斑。病斑中心突起, 质地坚硬, 如一个瘤状物。病斑边缘发生龟裂,往往与健部组织形成一道环沟。第2 年病斑中间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病斑与健部裂缝逐渐加深,病组织翘起如马鞍状脱落。许多病斑连在一起,使表皮十分粗糙,故有粗皮病之称。果实受害时,也以皮孔为中心,生成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并很快成同心轮纹状向四周扩大呈淡褐色或褐色,病斑发生迅速,条件适宜时,几天内即可使全果腐烂,并常常发出酸臭的气味。病部中心表皮下逐渐散生黑色粒点(即分生孢子器)。病果腐烂多汁,失水后变为黑色僵果。叶片发病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同心轮纹的褐色病斑, 病斑直径0.5~1.5 厘米,病斑逐渐变成灰白色,并长出黑色粒点。叶片上病斑很多时,往往引起干枯早落。
1 适时足量施入有机肥、化肥
早中熟品种、处于初结果期树的果园施优质有机肥2~3 立方米/亩,晚熟品种、处于盛果期树的果园亩施3~4 立方米。产果量3 500 千克/亩以下果园,亩施氮肥(N)15~25千克, 磷肥(P2O5)6~10 千克, 钾肥(K2O)15~20 千克; 产果量3 500~4 500 千克/亩果园, 亩施氮肥(N)20~30 千克,磷肥(P2O5)8~12 千克,钾肥(K2O)15~25 千克。有机肥使用时间, 一般早中熟品种掌握在采果后, 晚熟品种如红富士掌握在8 月中旬至9 月中旬。生产上,磷肥与钾肥往往与有机肥混合一次施入, 氮肥因在土壤中移动性强, 分别在萌芽前(施全年氮肥总量的70%)、谢花后10 天( 施全年氮肥总量的0%)挖浅穴(10 厘米)施入或随浇园冲施。
2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形修剪
新建果园选用抗病品种, 无病苗木,定植后经常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淘汰。严禁把修剪下来的病枝、干作幼树整形时的支柱, 也不能把每年剪下的病枝干堆放在果园附近。严禁重刮树皮、连年环剥,以免削弱树势。合理整形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防止果园郁闭。重视后期保叶工作,增加树体后期有机营养积累。
3 铲除越冬菌源
休眠期剪除病僵果、病虫枝,清除果园的残枝落叶, 集中烧毁或深埋。萌芽前全园喷布一遍铲除剂如3~5 波美度石硫合剂,并对感病的主干、大枝涂抹石硫合剂渣2.5 份与石灰膏(石灰块用水化开成糊状)1 份的混合物,用刷子刷匀,勿刮树皮防削弱树势。
4 搞好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
正常果园留果量10 000~12 000个/亩。留中心花、中心果,疏去边花、边果、偏斜果,留有果台副梢果,不留或少留无果台副梢果。对管理水平高、树龄小、树势强的,适当多留果,否则应少留,老弱树以提高树势为主,尽量少留果或不留。
5 果实套袋
谢花后1 月,疏完果后,套纸袋与套塑膜袋相结合进行全园套袋,防病防虫,提高果实综合品质。
6 关键时期及时喷药
5 至6 月初,第1 次降雨树皮湿透时, 在果树病枝干上会出现众多的细小孔隙散发病菌孢子, 要在雨后立即使用杀菌剂喷雾, 药剂很快通过大量的孔隙渗透树皮内部杀死分生孢子器周围的轮纹病菌菌丝,利于枝干轮纹病恢复, 压低初侵染病原菌基数,减少幼果受害。全园套袋果园, 套袋前喷1 次80%大生M-45 800 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等, 禁止喷施波尔多液,最好不用代森锰锌、退菌特等,以免产生果锈、污染果面。套袋后至7 月中旬,连续降雨后,交替使用波尔多液与有机杀菌剂喷雾;7 月下旬至8上、中旬(中熟品种)或9 月上、中旬(晚熟品种),连续降雨后,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或内吸性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喷施,若干旱无雨,可延迟用药。有效药剂有1:2:240 倍波尔多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 倍液,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 000倍液等。雨季喷药时,注意加入害立平、助杀、平平加等助剂,提高药剂的粘着性。
7 采收前喷药
轮纹病菌从皮孔侵入, 表现症状前在皮孔及其附近潜伏, 因此采前(套袋果要摘除果袋)5~7 天喷1次内吸性杀菌剂,降低果实带菌率。
8 低温贮藏
果实在5℃以下贮藏,基本不发病;0~2℃贮藏, 可完全控制发病;贮藏期不发生侵染, 发病的果实都是田间侵染所致。
(袁自更 《果农之友》2014(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