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病是由[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空气流动扩散到植株或棚内各个角落,一旦条件适宜,即可侵染发病,湿度大时产生菌核,且伴随种植时间增加,病情指数逐年加重。菌核病属低温高湿病害,0~30℃均可侵染,20~25℃最适,湿度要求高于85%。该病菌可侵染茎、叶、花和果实,以瓜蔓和果实发病最多。瓜蔓 发病主要从整枝打杈、水肥过大造成的裂茎或机械损伤的伤口侵染,感病后病部出现褐色水浸状病斑,病部出现缢缩,很快长出厚厚的白色絮状菌丝。果实发病主要从脐部残花上侵染,产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接触侵染甜瓜果实,造成甜瓜腐烂。叶片发病,出现 褐色病斑水浸状大型叶斑,后期整个叶片腐烂。无论什么部位发病,发病后期湿度大时,白色菌丝相互缠绕,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容易识别。其主要防治技术如下:
1 农业防治
(1)田园清理: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清除棚内残 枝败叶,拉秧后,及时清理瓜秧,远离棚室集中销毁。(2)定植前后管理:定植前深翻土壤,缓苗后及时中耕划锄。(3)湿度控制:采用滴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降低控制土壤湿度;采用地膜和大棚无滴消雾膜+“二次放风” 技术(早晨揭开棉被或草苫后,放风5~10 min,降低棚内湿度;中午温度高时,进行正常放风,控制温度)控制空气湿度。 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大棚除湿机,辅助控制湿度。
2 物理防治
在夏季休棚季节,采用石灰氮熏蒸或高温闷棚的方式彻底杀灭病菌;生长季可采用设施臭氧杀菌 机,辅助杀灭病菌,降低发病几率。
3 生物防治
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对菌核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产中可以应用这些生物制剂控制菌核病发生,实现绿色生产。
4 化学防治
生产中可使用50%咯菌腈悬浮剂5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防治菌核病的发生。 另外,可在随缓苗水滴灌 或在缓苗水后第二天灌根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0 mL/667 m2 预防菌核病和其他土传病害。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剂轮换使用。
(张尚卿 杨 菲 王淑荣 吕庆江 潘阳 《长江蔬菜》2019(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