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症状
1.1 枝干
枝梢上逐渐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褐色或紫褐色圆形稍凹陷病斑。感病严重的, 1~2年生枝梢在冬季至萌芽前枯死。
1.2 叶片
初期为水浸状小点, 逐渐扩大呈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 周围呈水浸状黄绿晕环, 随后病斑干枯脱落, 形成穿孔。
1.3 果实
果面出现暗紫色圆形中央微凹陷病斑, 空气湿度大时, 病斑上有黄白色黏质, 病果早期脱落。干燥时病斑发生裂纹。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 病情加重。树势弱、排水通气不良或偏施氮肥的果园, 发病较重。
2 发病规律
病原主要在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 第二年春随气温上升, 从溃疡斑内流出菌液, 借风雨和昆虫传播, 经叶片气孔和枝梢皮孔侵染, 引起当年初次发病。一般3月份开始发病, 10—11月病菌多在被害枝梢上越冬。温暖潮湿的环境, 发病重;树势弱, 营养不良的果园, 发病重;通风不良, 低洼平地, 发病重。
3 防治技术
1) 加强果园综合管理, 增施有机肥, 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 土壤黏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园, 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选栽抗病品种, 合理整形修剪, 通风透光。
3) 冬季剪除病枝, 早春刮除枝干上的病斑, 并用25~30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伤口, 减少初次侵染源。
4) 发芽前, 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 铲除越冬菌源。发芽后, 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幼果期喷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2%农用硫酸链霉素水剂4 000倍液或硫酸锌石灰液 (硫酸锌0.5 kg、消石灰2 kg、水120 kg) 。6月末或7月初开始喷药, 15~20 d喷一次, 连喷2~3次。
( 谢军 《植物医生》2015(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