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蜜柑萎缩病是温州蜜柑的主要病毒病害。自20世纪30年代发现至今,日本几乎所有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尤以老产区为重。土耳其70年代初在爱琴海沿岸也有发现。80年代韩国亦报道有本病发生。国内从1985年以来对四川、湖南、湖北、广西、浙江、江西、上海、云南等省(区、市)田间表现“船形叶”的温州蜜柑植株和近年从日本引进的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进行了草本指示植物鉴定和血清学测定,结果,在70年代以前由日本引进的温州蜜柑中没有检测到温州蜜柑萎缩病病毒,而80年代初四川奉节和浙江黄岩分别从日本引进的宫本特早熟温州蜜柑带有该病毒。温州蜜柑是我国柑橘的主栽品种,多为中熟品系,近年早熟和特早熟品系有较大发展,在温州蜜柑,特别是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的繁殖中将该病列为防除对象。
【症状】 病树春梢新芽黄化,新叶变小,叶片两侧明显反卷呈船形,称为船形叶。展开较迟的叶片,叶尖生长受阻成为匙形,称为匙形叶。由于新梢发育受到影响,使全树矮化,枝、叶丛生。发病初期果实变小,但风味无明显变化,发病后期果皮增厚变粗,果梗部隆起成高腰果,品质降低。重病树果实严重畸形,受害树一般着花较多,落果重。在同一枝上,船形叶或匙形叶一般单独出现,但也有同时混存的,其症状的出现与温度有关,匙形叶在昼夜温差大时出现。
【防治方法】 防治温州蜜柑萎缩病可采用指示植物(鉴别寄主)进行病害鉴定,以筛选无毒母本树。白芝麻是本病的最好指示植物,接种后几天如显示出褪绿斑,并变成坏死组织且有黄色晕环则表明其带毒,不表现症状的为无毒,再从无毒树上采穗培育无毒苗木。亦可将带毒母本树在白天40℃、夜间30℃(各12h)热处理42~49d后发的芽,嫁接到实生枳砧上可以脱毒,但只经热处理56d而不经嫁接的树1年后仍带毒。
《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