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
香榧

香榧细小卷蛾的防治方法

来源:瓜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9/11/29 10:57:52 浏览次数:

香榧细小卷蛾Lepteucosma torreyae Wu et Chen是作者在开展香榧病虫害防治研究中首次发现的1个新物种,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武春生研究员定名并于2006年发表。

1 生物学特性 

    香榧细小卷蛾是香榧树上的主要害虫,幼虫取食香榧嫩梢和叶肉。在绍兴市1 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榧树主干基部树皮裂缝及枝冠下枯枝落叶苔藓中做茧越冬,翌年2月中旬开始发育化蛹, 3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 3月下旬至5月中旬幼虫孵化后蛀腋芽危害, 5月份幼虫陆续老熟化蛹。 6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 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第2代幼虫孵化后潜叶危害, 7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危害后于11月上旬幼虫老熟进入越冬状态。成虫有夏型和冬型2种形态。成虫白天有向光、向上爬行的习性,可作短距离跳跃和飞行,夜晚无趋光性。

2 预测预报办法 

    物候法和历期法预测发生期的方法:一般在2月中旬,榧树叶芽开始萌发,越冬虫态开始发育; 3月上中旬,榧树叶芽长度在1厘米左右,成虫达羽化高峰,成虫羽化后即开始产卵。30 天后为第1代低龄幼虫高峰, 50 天后幼虫进入危害高峰。第1代幼虫危害后,于4—5月间发生虫苞, 5月中旬该虫在虫苞中化蛹,可于5月初至6月初,每5 天采集20个虫苞,剥查虫苞,并可通过预测式计算化蛹率,当化蛹率达到50%时,为第1代化蛹高峰。第1代化蛹高峰后15天为第1代成虫高峰,,成虫高峰后30天为第2代幼龄幼虫高峰。防治适期为第1代成虫高峰和第2代幼龄幼虫高峰。可进行发生量预测:2—3月气温回升快,雨水均匀,有利于越冬代细小卷蛾的发育和繁殖,有利于第1代虫量增长,则4—5月危害将会严重。11月降温迟缓有利于第2代香榧小卷蛾的顺利老熟越冬,从而使来年虫源基数增加,如遇寒潮突然降温则对越冬幼虫不利。在林间选取树龄、长势、朝向有代表性的10株香榧树,每株选取东、南、西、北4个朝向的枝条查虫苞数。经数年累积,可作为发生量预测依据。

3 防治方法 

7月下旬用200 克·千克-1杀灭菊酯乳油3 000~5 000倍液,吡虫啉2 000倍液喷雾防治, 3 天后防治效果达96%以上;用抑太保3 000倍液喷雾防治, 6 天后防治效果达100%;用苏云阿维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 3 天后防治效果达100%

                       


 (吾中良等,《浙江林学院学报》,2015(5))


(9:00-18:00)
0371-65330927
中国瓜果科技信息交流QQ:2039766519
邮箱:zhongguoguacai@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