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位于绥棱县境内,是集科研、生产、推广为一体,多科性、协调发展的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唯一的果树研究机构。浆果所始建于1934年,时为原伪满国立绥棱农事试验场,1945年改为黑龙江省绥棱县果树试验场,几易其名,1986年被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批准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其职责任务是:承担寒地果树新品种选育、浆果加工等研究工作。
经过几代浆果人的坚持不懈和努力拼搏,如今的浆果所已由一个伪满时期的农试场壮大为今天全国唯一的省级浆果研究机构。目前所里现有科技人员56人,其中正高级5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初级职称27人。具有博士研究生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26人。特聘客座教授(研究员)4人。科研用地100公顷,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设有沙棘研究、小浆果育种、浆果资源、李树研究、果树栽培、作物育种、马铃薯、植物保护等研究室,有果品加工与综合实验室2个试验室,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绥棱浆果所分公司1个科研实体。现已开展了小苹果、李、梨、杏、葡萄、穗醋栗、沙棘、蓝莓、草莓、树莓、野生浆果等多种果树的新品种选育、抗寒丰产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等研究工作。建所以来累计育成果树品种17个,优良品系100余份,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共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50余项,科研实力雄厚。其中极抗寒李树新品种“绥李三号”1991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是截止目前国家同类研究中获奖级别最高的奖项,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对外暂不交换品种。育成沙棘系列新品种“绥棘1—4号”,填补了省内无沙棘栽培品种的空白,在我省以及新疆、陕西、宁夏等省区推广面积达10万亩。所里建有黑龙江省沙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外沙棘品种(品系)中试驯化基地,国家水利部定点大果沙棘繁育基地。2002年被评为“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先进集体”。“盐碱地营造沙棘林及果汁保鲜加工技术研究”2002年获得了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以来,在所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获得各级奖项20余项,登记果树新品种8个。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三等1项:“寒地浆果资源搜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2012),作为主要参加单位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沙棘果酒、果醋菌种的筛选与加工研究”(2010)、“寒地浆果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推广”(2014)。获中国林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沙棘良种选育与适应性研究”(2008);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野生蓝莓生态资源恢复技术研究”(2011);“蓝莓系列饮品的研制与开发”(2011);“小苹果‘紫香’选育与推广”(2012);“蓝莓新品种‘美登’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2013);“特异浆果精深产品的研制”(2014)。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沙棘果醋酸菌的筛选与加工研究”(2009);“黑穗醋栗新品种绥研1号选育与推广”(2010);“黑加仑无公害原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12);“沙棘无废料加工体系构建与精深产品研发”(2013);“大果蓝莓冷棚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沙棘果实加工特性研究及产品开发”(2015)。获得绥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沙棘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2012);“李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2013);“绥化北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绥化北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14)。 获得绥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美国蓝莓寒地高效栽培技术研究”(2009);“无公害黑穗醋栗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优质沙棘扦插育苗技术创新研究”(2011);“绥李3号裂果病防治技术研究”(2011);“山区半山区马铃薯品种筛选及体系建设”(2012);“高寒地区特色果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2013);“桤叶唐棣引进与示范”(2014);“高寒地区野生千屈菜关键栽培技术与应用”(2014);“野生蓝莓等五种浆果组织培养快速繁育技术研究”(2015);“红、白穗醋栗扦插繁育核心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的为区域农业发展服务,浆果所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为办所宗旨,以贡献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