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位置:首页 > 栽培技术 >

大棚梨寄接两熟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瓜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8/11/29 9:58:39 浏览次数:

寄接是 20 世纪台湾地区应用较多的梨树栽培技术,方法是将以满足低温需冷量的梨饱满花芽,嫁接到当地横山梨上,嫁接后的花芽正常开花结果并生产出高品质的梨果。主要在南方早熟梨上应用大陆梨寄接技术。

1 品种选择

寄接母树品种要选择成熟期早、树势强、成材率高、品质优良的品种,该试验选择翠冠品种。寄接品种选择经济价值高、品种优良、熟期与栽培品种错开的品种,一般选择爱宕、新高等中晚熟品种。

2 寄接时期和方法

2.1 寄接时期

寄接时期上 ,一般气温稳定在 15~20 ℃时嫁接最易成活,温度过低,愈合较慢或不能愈合,成活率降低。一般来说,嫁接越早越好,在台湾地区 12 月下旬至 1 月下旬为嫁接适期。在浙江温岭,1 月中下旬至 2 月上旬嫁接成花率和产量最高。但张家港地区,选择 2月中下旬盖膜后进行寄接。

2.2 寄接方法

①接穗采集与保存 。正常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采集接穗,应结合冬季修剪进行。选择花芽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中、长果枝作为接穗。采集的接穗先阴干至表 面 干 燥 ,枝 条基 部 直 径 不 超 过 1.0 cm 的 和超过 1.0 cm 的分开捆扎,每捆 40~50 枝基部整齐捆扎。选择背阴处露地基部埋土储藏,埋土深度 10~15 cm,用泥土压实,四周做好排水沟。

②寄接方法。寄接方法采用常规的切接法,先将寄接砧以着生在骨干枝上的徒长枝或者中等发育的枝条为宜,枝条留长度为 15~20 cm。寄接砧横截面1/3 处 侧下切长 3 cm 左 右 ,接穗上方 0.5 cm 以露出芽即可 ,接穗芽下方留 2cm 左右削成扁楔形,剖面一长一短,接穗芽体侧面剖面小的截面插入横截面小剪口中,接穗与寄主形成层一侧对接吻合,再用塑料膜绑扎包严保湿。注意花芽切忌不要被塑料膜包裹,每株母树寄接枝条数量根据树势决定,寄接位置分布要均匀合理,每株树寄接 15 个枝条左右。

3 寄接母树树体培养

以“Y”树形为主要树形,冬季对骨干枝上不同生长势枝条开展短截、拉枝,筛选出和骨干枝保持营养供应和枝梢抽发能力的枝条作为寄接砧。生长季对骨干枝萌芽进行摘心,保证树体养分供应的同时,满足寄接需要。“Y”树形配有 2个 主 枝,行 间 冠 径 3.8~4.0 m,行 内 冠 径 2.5~3.0 m,主 干高30~40 cm,每 个主枝配 2~3 个 侧枝 ,每个侧枝配 2~3 个 结果枝组。棚架高度 2m,枝条要及时牵引上架,树高控制在 2.0m 以内。

4 寄接后的花果管理

授粉品种应选花粉发芽率高 、花期相近、丰产稳产性好、亲和力强、经济价值高的品种,该基地授粉品种选用若光和清香,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比例为 4∶1。由于大棚内空间相对密闭,空气流动性差,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正常开花结果。授粉后及时观察坐果情况,坐果率不好的及时进行二次人工授粉。疏果母本品种在盛花后 10~15 d 进行第1次疏果,母本树每隔 15~20 cm 留果 2 个,寄接晚熟品种每个头留果实 1~2 个;第 2次疏果在第 1 次疏果后 5~10 d,母本和寄接品种每个花序都只留果 1个,保留果形圆整、果柄粗长的果实,叶果比约为 25~30∶1。疏果后套袋选择双层果袋,先套小袋,15 d 后再套外层大袋,必须在花后 40 d 内果点木栓化前结束套袋。套袋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内膛后外围树冠。

5 土肥配套栽培管理

5.1 土壤管理

每年结合施基肥使用深翻机深翻 1次 ,深翻深度 20~30 cm。果园 9 月种植金花菜,第2年4月将金花菜埋入树体周围浇水腐熟作为绿肥,以改良土壤。

5.2 肥料管理

秋、冬季基肥约占全年施肥总量的 70%,棚内 7 年成龄大树施入有机肥、硫酸钾复合肥、腐熟黄豆、过磷酸钙的量分别为 50.0、1.0、5.0、0.5 kg/株 。适期追肥 ,追施花前肥 、果实膨大肥以及采后肥。棚内追肥应早于露地追肥。3月上旬施花前肥,以速效尿素为主;4 月中旬追施果实膨大肥,以复合肥为主;5月下旬和 6 月中旬追施钾肥 ;4 月初和 6 月 中旬施氨基酸叶面肥,根外追肥促进叶面吸收养分,特别是对钾、磷肥的吸收。一季果采收之后要增施采果肥,促进晚熟二季果的发育,外观周围开沟深施复合肥或者采用滴管灌水施入。二季果采收之后要及时施基肥,促进树势恢复,提高第 2年花芽质量。

6 病虫害防治

花芽萌动前棚内喷洒石硫合剂消毒,套袋前要喷洒杀菌剂,杀菌剂要兼顾保护性和治疗性,保护剂和治疗剂各选1 种。定期对大棚内环境进行杀菌 ,消灭病原菌 。还应结合农业技术措施,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二是合理修剪,剪除病叶、病梢,去除虫卵,对控制来年病虫发展有很大作用;三是清除落叶和枯枝,刨树盘,注意松土。                                          


孙 莉等《落叶果树》2015(2)


(9:00-18:00)
0371-65330927
中国瓜果科技信息交流QQ:2039766519
邮箱:zhongguoguacai@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