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王西平,生于1968年5月,博士,三级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果树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工作。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201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2008年8月-2009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USDA-ARS-AFRS合作研究,2016年12月-2017年4月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研究。2013年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葡萄种质资源与育种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主持NSFC-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等项目10余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
二、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1、 NSFC-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葡萄无核性状基因发掘及其调控机理”(U1603234),起止年月2017.1-2020.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野葡萄抗灰霉病关键基因挖掘及抗病机理研究”(31572110),起止年月2016.1-2019.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野葡萄抗黑痘病分子机理的研究”(31272136),起止年月2013.1-2016.12,主持
4、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葡萄种质资源与育种应用(2013KCT-25),2013.7-2016.7,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野葡萄SBP转录活性、定位研究及其启动子功能分析”(31071782),起止年月2011.1-2013.12,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特异表达基因功能研究”
(30871701), 起止年月2009.1-2011.12,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野生葡萄SBP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30671446),起止年月2007.1-2009.12,主持
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采用SSH技术进行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的研究”, 起止年月2008.1-2010.12,主持
9、农业部948项目“高效葡萄胚状体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引进与创新应用”(2012-S12)起止年月2012.1-2013.12,主持
10、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 “葡萄新品种选育与示范”(2016KTCQ02-04),起止年月20016.1-20017.12,主持
11、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2005C106),起止年月2006.1-2007.12,主持
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候选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起止年月2007.1-2009.12,主持
13、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 “葡萄新品种选育和设施栽培技术研究”(2010K02-03),起止年月2010.1-2011.12,主持
14、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重要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QN2011056),起止年月2011.1-2014.12,主持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野生葡萄抗病基因的RAPD标记研究”(39770525),起止年月:1998.1-2000.12,参加。
四、获奖、荣誉及专利
1、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中国葡萄属植物野生种抗白粉病基因克隆的研究”,2008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2名。
3、2008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2008年陕西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
5、“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刺葡萄抗白粉病基因片段或基因标记及应用”于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5 1 0041759.5,第2名。
6、“中国葡萄属野生种麦黄葡萄抗白粉病基因片段或基因标记及应用”于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5 1 0041757.6,第2名。
7、“一中提高无核葡萄浆果品质的营养液”于2005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 134236.1,第5名。
8、“中国葡属野生种华东葡萄芪合成酶基因序列及其应用”于200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0510041662.4。第2名
9、“欧美杂交种葡萄巨峰抗旱基因VvMBF1”,2016年1月6日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 10035773.3,第一名
10、“华东葡萄白河-35-1抗逆基因VpSBP16”,2016年9月28日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 1 0562321.6,第一名
11、“欧美杂交种葡萄巨峰抗逆基因VlAP17及其应用”,201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4 10369675.3,第一名
12、“欧美杂交葡萄品种巨峰抗逆基因VlbZIP36及其应用”,2016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第一名
13、“野生毛葡萄商-24抗逆基因VqbZIP39及其应用”,2016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522216.9,第一名
14、2003年分别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三等将各1项。